佛山早教機構調查
記者走訪佛山禪城區、順德區和南海區部分早教機構發現,隨著早期教育觀念的普及,早教行業發展迅猛;然而,早教機構花樣雖多實質作用不大、課程技術含量簡單但收費高昂、教員未有相關證書、監管缺失等隨之而來的市場亂象,也令家長忐忑不安。
低齡化
家長教育焦慮,早教“越早越好”
星期五的下午2點半,家住禪城名雅豪庭的新晉媽媽陳女士帶著半歲不到的寶寶楠楠從家里出發,“寶寶要到世紀廣場上3時15分的育樂課。”雖然只有5個月大,楠楠已經在一家早教中心上了近兩個月的課。
“為什么那么早帶孩子來早教?”對此,陳女士說,聽早教機構說“越早越好”,又看到一個朋友帶只有一個月的寶寶去早教,“不想落后”的她也報名了。
“其實我也不知道早教有沒有意義,但是別家的孩子都在上,我的孩子也不能落后,現在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嘛。”陳女士道出不少媽媽的心聲。
記者來到禪城區東建世紀廣場與順德區新一城的早教中心,同樣得到“越早越好”的回答。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早教應該從胎教開始,懷孕三四個月就可以進行胎教,“我中心接收的最小寶寶只有17日,早教越早越好。”
被灌輸早教“越早越好”想法的家長越來越多。記者在佛山多個早教中心發現,參加早教的孩子多為6月到2歲大,低齡化傾向加劇,有的寶寶兜著尿不濕,有的還被媽媽抱在懷里,嘴里還含著奶嘴。
家長對早教的過度熱衷導致早教孩子低齡化越來越嚴重,背后透露出家長對教育的焦慮。國內知名早教專家、武漢大學(微博)教授楊健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指出,早教有必要,但是現在的家長對早教有太多的誤解。“如果教育過度超前,當孩子接受不了時,容易產生焦慮和壓抑的情緒,反而可能會給今后的成長留有一些心理障礙。”
昂貴
套個國際背景,年均收費超萬元
“報一年的課程為11553元,共有96節課,一個星期兩節課;寶寶不夠半歲的話建議報兩年的課程,可以便宜一點,2萬多元。”南海區寶翠路一家早教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的收費在同等早教機構中相對便宜一點,“我們一節課約120元,其他中心都在150元以上。”
順德區張媽媽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她給寶寶報的是一年的課程,收費共
166551元,同樣一個星期兩節課,一節課45分鐘,一節課要173.44元,一分
鐘3.8元,“課堂的一些道具,寶寶喜歡玩就得自己買回家,那些道具一個都
是幾十元的。”記者在新一城的早教機構看到,一根有著鸚鵡頭的撓癢木棒
標價為25元,而市面一般的撓癢棍為5-10元。
記者走訪發現,早教機構多數打有國際背景,一節課的平均收費均在150元以上。
問及收費為何如此之高,有機構稱中心引進歐美或者澳洲教學模式,完全跟上國外的早教中心腳步,并宣稱課程、教學環境和硬件配套都全球接軌,用“進口教具”,有“外籍教師”;有些機構還打出“意大利蒙臺梭利教育法”、“杜曼早教”、“德國卡爾·奧爾夫音樂教育法”等理論為基礎,大打國際教育牌,讓一些家長覺得物超所值。
在一家號稱美國背景的早教中心,正在參加早教的家長向記者透露,她與寶寶參加早教半年都沒有見過外籍教師。中心工作人員號稱授課老師有英語專業八級證書,可當記者表示想看一下老師的證書時,工作人員卻說不方便。當記者問及宣傳單張上的外籍教師資料時,位于同濟廣場的早教培訓機構員工顯得慌張,并稱“他們只是我們機構國外的教師,與我們中心有比較深的關系,但不是我們這個中心的老師。”
異變
早教機構成“培訓機構”“托兒所”
記者發現,不少早教中心給滿22個月的寶寶設有“數學課”、“英語課”、“藝術課”,甚至“實驗課”。走進早教中心,除了豐富多樣的課室顏色外,有些課程設置仿效幼兒園或興趣班培訓機構。
一家號稱有13年早教經驗的早教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中心的寶寶從20個月大就開始學習英文字母與單詞,能夠很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我們的實驗課上有浮力實驗,有重力實驗,讓小寶寶們從小就接觸。”
一邊是過深的課堂內容,一邊卻是簡單的玩樂。記者跟隨17個月大的樂樂參加了每家早教中心必有的“育樂”課。課堂上,教師主要是鼓勵孩子與父母參與游戲,讓寶寶觸摸各種玩具、攀爬小坡度滑梯、做運動,技術含量并不高。45分鐘內,教師也就只是在一旁指導家長如何去做。
早教機構要求父母與寶寶一起參加課程,然而,記者在機構看到,陪著寶寶玩耍的不少是爺爺奶奶輩,“沒辦法,孩子爸爸媽媽要正常上班,所以就讓老人家來看管。”甚至有家長直接把孩子交給早教中心,早教、托管一起上。
監管
早教尚屬監管空白地帶
“現在的早教機構發展良莠不齊,有些引入國外的概念和做法,讓小朋友在玩樂中結交朋友,還算比較正規。但有些只是提供一些簡單玩樂場所,有些開設數學、實驗等課程,這些做法都說明對早教存在誤解。”楊健指出,早教的亂象背后是沒有相對應的監督管理部門來監管,對早教機構缺乏引導。
記者查閱發現,中國現有教育體系中,3~6歲孩子的教育為學前教育,有專門的行政部門在管理,有相應的《學前教育管理辦法》等條文法規提供保障。0~3歲嬰幼兒的早期教育,則既不屬于學歷教育,也不屬于學前教育,處于監管空白地帶。有早教機構坦言,他們的教師沒有教師資格證,也不是教育相關的專業,“早教行業沒有證書很正常。”
專家把脈
早期教育應強調孩子的社會化進程
早教有什么意義?是否已經淪為早期培訓?如何面對當下亂象叢生的早教?楊健指出,當下的早教機構與家長要正確認識早教,讓孩子在玩樂中形成健全人格,在與伙伴相處中變成社會人,“早期教育特別強調孩子的社會化進程。”國內知名早教專家、武漢大學教授楊健說。
“現在的社區都是高樓,家家戶戶關著門,容易出現‘兒童高樓綜合征’,孩子看見陌生人就恐懼。”楊健說,小時候的伙伴十分重要,是社交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因素,所以早教必不可少。“0~3歲的早教從本質上說,就是把一個自然人培養成一個社會人。”
但早教不是要讓孩子記住多少個字或是掌握多少運算知識,如果教育過度超前,孩子容易產生焦慮和壓抑的情緒,反而可能會給今后的成長留有一些心理障礙,拔苗助長。楊健指出,早教不是單純地強調早期智力開發,更強調的是性格的培養。
楊健建議,早教中,越小的孩子越不要分科分班,越不應該從技能技巧上進行訓練。
“挺早”派
1年內換5家早教機構
“再窮也不能窮孩子”,這是常掛在李女士嘴邊的一句話。她家寶寶今年才2歲零3個月,卻幾乎在全佛山知名早教機構都學習過。
李女士只是普通的工薪一族,每節課近200元的早教費用對他們這個家庭而言是負擔,她卻寧愿省吃儉用也堅持送孩子去早教。“孩子0-3歲是人生最寶貴的學習階段,錯過了一輩子都后悔啊!”她總是用這樣的話鞭策自己和丈夫。于是,小寶寶剛滿1歲就邁入了早教的圈子里,短短1年內,就連續換了5家早教機構。
她粗略給記者算了筆賬:在過去一年,光花在早教機構的費用就超過2萬元,還不包括自己購買的早教書籍、早教玩具等費用。
反對派
只要孩子快樂,笨點無妨
作為企業老板,周先生并不差錢。三天兩頭就有早教機構打電話來推銷,但他從未心動過。他驕傲地告訴記者,寶寶今年9月上幼兒園,沒有進過任何教育機構,但一點不比其他孩子差。
“我是應試教育受害的一代。學了很多,但快樂很少,為什么還要延續這種傷害呢?”周先生說,他英語、鋼琴、奧數都很好,但至今未見有用處,真正讓他發家致富的還是靠自己翻滾摸索來的知識。
中立派
偶爾找機構,家長不缺席
在近20名受訪者中,中立派者占了近五成。他們大多持“不反對不強求”的態度。“如果經濟條件允許,一星期上1-2節早教課是錦上添花;如果經濟條件差,家長當早教老師,也是不錯的選擇。”區女士的話代表了中立派的心聲。
記者留意到,一般父母關注早教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費用,二是早教機構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中立派以白領工薪階層為主。從他們孩子的情況看,伶俐乖巧、調皮、安靜、搗蛋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