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以來,國家高度重視奶業發展,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推動乳制品質量穩步提升的同時,幫助奶農和企業渡過難關,促進奶業恢復和振興。3年多來,盡管還存在著基礎薄弱、誠信缺失等諸多問題,但中國奶業逐步擺脫了三鹿奶粉事件的嚴重影響,產業素質不斷提升,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快推進,乳品質量安全得到保障。
全力打造好奶源,中國乳業發展安身立命之本
9月初,記者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土左旗的伊利集團現代牧業科技示范園區看到,這里已經實現自動化擠奶,在對奶牛進行清潔后由機器自動擠奶,擠出的奶直接進入儲奶罐,冷卻后由運奶車直接運到伊利的生產工廠。
據工作人員介紹,公司對擠奶過程有明確要求,奶牛在擠奶之前要先進行牛體清潔,每頭牛都有自己的消毒紙巾,用完便丟棄,擠出的前三把牛奶不要,然后再由機器擠奶,擠完后還要進行藥浴,然后進行設備清洗及記錄,一旦原奶出了問題還能夠迅速找到“問題牛”。
好的奶源是乳品企業發展的基礎。從2008年起,國家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奶牛標準化養殖場和小區建設,重點對水電路、防疫、擠奶設施及飼草料基地等進行改擴建。目前全國100頭以上奶牛規模養殖比重超過33%,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水平大幅提升。
據農業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三鹿奶粉事件后,農業部門全面開展奶站清理整頓,連續4年開展生鮮乳專項治理,通過自查、省間互查、重點抽查等方式,不斷強化奶站許可管理,堅決取締不合格奶站,清理非法收購營運黑窩點,規范生鮮乳生產收購運輸市場秩序。
同時,我國還大力推進奶站標準化建設和管理。全國現有1.3萬個奶站,比2008年減少6890個,奶站的設施設備、衛生條件、檢測手段等明顯改善,經營管理水平大幅提高。
全程監測不留死角,努力為消費者生產“放心奶”
“5∶30分車輛開出,5∶45分進入高速路,6∶12分車輛突然停止前進,請重點關注……”這是日前記者在伊利集團看到的視頻監控定位系統運作實況。這家公司已經在全國所有給企業送奶的運輸車上都安裝了定位系統,可以24小時不間斷在線監控,對運奶車到站、到廠時間、中途停車詳情以及不符合收購標準的原料奶的去向都能全部監管到位。
伊利集團相關負責人說,過去無法管控運奶車,只好采取“人盯車、人盯站,人盯人”的土辦法,層層把關,但管理難度大。2008年以來,伊利集團在奶源管理上加大了信息化管控投資力度,由此還多了一個新工種GPS回放員,專門查看每輛到廠運奶車行駛軌跡、停車時奶罐狀況,檢查運輸過程中是否存在疑點,有對收購原料奶“一票否決”的權力。
從2009年開始,農業部門連續4年實施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計劃,通過專項監測、飛行抽檢、隱患排查等手段,逐年擴大抽檢范圍,提高抽檢頻次。全國已實現奶站監管和生鮮乳監測兩個全覆蓋,即監測計劃覆蓋全國所有奶站,覆蓋國家公布的所有違禁添加物。
截至2011年,農業部門累計抽檢生鮮乳樣品5.6萬批次,三聚氰胺檢測值全部符合國家管理限量值規定,未檢出皮革水解蛋白、堿類物質等違禁添加物,全國生鮮乳質量安全水平比2008年以前有了大幅提高。
全面強化生產過程控制,中國乳企水平不遜外國企業
在伊利集團的原奶實驗室、產品實驗室和致病菌實驗室里,記者看到液相色譜儀、酶標儀、抗生素檢測儀等高端檢測設備。企業負責人說,他們投入5億多元配置檢測儀器,建立了包括在線檢測、出廠批檢、風險監測的全方位檢測體系,監測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生產過程上,伊利集團以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為主線,建立了全面質量管理體系,整合了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OHSAS1800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形成了“四標一體”綜合管理體系運行機制,率先通過了HACCP認證。
在流通環節,公司建立了覆蓋全國的ERP網絡系統,通過規范物流承運商、經銷商產品出入庫信息記錄等在線適時跟蹤產品流轉去向,保證了從原奶、工廠、物流、經銷商、產品配送等環節上實現產品信息一一對應。
國家質檢總局近年來不斷加大乳制品的監管力度,落實生產許可、監督檢查、監督抽查、產品召回、風險監測等工作,開展乳制品監督檢查,深入開展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工作。
為提高準入門檻,全國質檢系統在2011年完成了乳制品企業生產許可重新審核工作。全國1176家乳制品生產企業有701家通過審核獲得生產許可證,淘汰了一批生產條件差、質量安全保障能力低的乳制品生產企業,淘汰率達到40.4%。
國家質檢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生產許可重審,乳制品行業的質量安全保障能力得到了提高,目前我國乳品企業的生產工藝、設備和檢驗能力已與發達國家相差不大。